当前位置: 首页 >动态要闻 >动态要闻

2025年盘锦市水稻春耕备耕指导建议

春耕备耕作为全年农业生产的开端,是粮食高产稳产的前提。目前我市水稻生产已步入紧张的春耕备耕时期。为切实培育壮秧,推动水稻生产顺利起步,建议广大农户科学规划春耕各项工作,为水稻实现高产稳产筑牢坚实基础。

一、水稻备耕要点 

1.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种植户在挑选水稻品种时,根据我市气候条件、不同地块土壤肥力状况以及病虫害发生态势,选取生育期155—160天左右、抗性优良、丰产性与稳产性俱佳的审定品种。

种子播前处理环节不容忽视。在播种前应开展发芽试验,精确计算发芽率,据此确定播种量,确保播种后拥有足够的基本苗。提倡适当晒种,提高种子内酶活性,促进种子萌发,提高芽势和芽率,也能起到一定杀菌防病虫害作用。建议采用浸种催芽方式播种,选用合适的浸种药剂且保证充裕的浸种时间,以充分发挥浸种药剂的作用,做好种子消毒工作。若遇温度较低的情况,则需适当延长浸种时长。

2.及早扣棚提升地温。为预留足够的增温解冻时间,育苗大棚应尽早开展扣棚增温工作,尤其是播种较早的乡镇,更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确保苗床底土完全化透,杜绝返浆现象。 提倡进入3 月份,就进行扣棚,选择无风的晴天,将棚膜拉紧、铺平,四周用土 压实,保证密封效果良好。

3.整地作业。苗床土需达到细碎平整的标准,无明显根茬和大土块,经过镇压后应平整紧实,确保秧盘与苗床紧密贴合,无缝隙存在。否则可能出现坏苗情况,进而影响插秧作业。本田旋耕深度要保持一致,深度达到15厘米以上,使土壤细碎且平整,以此提升插秧质量与效率。建议推行旋翻结合的方式,每间隔2~4年进行一次深翻,并配合施用有机肥创建良好耕层结构。精细整地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为水稻生长营造适宜的土壤环境。因此,种植户务必高度重视整地作业质量。

4.其他农资准备。要提前配制好育苗基质,为培育壮秧提供营养基础。整理秧盘,剔除老化破损严重的秧盘。播种、插秧、整地等机械进行维护调试,为顺利高效地开展春耕工作提供设备保障。

二、水稻育苗与管理

1.播种时间。依据气象预报及长期农事经验判断,今年春季发生倒春寒的概率相对较高。因此需密切关注我市近期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早播种,以降低低温冷害的不利影响。

2.播种量。以水稻千粒重为依据确定播种量,确保每盘内种子数量达到4000粒左右。播种量过稀易导致插秧时出现漏苗缺苗现象;而播种量过大,既不利于培育壮秧,也会对本田秧苗生长造成不良影响。覆土厚度为0.5—0.7厘米,种子盖严不外露即可。

3.苗期管理。播种后,注意棚内温度与湿度管理,避免棚内温度过高、湿度过大。浇水原则是见干见湿、需水浇水、不干不浇,培育强根壮秧。做好病虫草害防治,在插秧前,揭棚炼苗,带肥带药下田,促进秧苗早生快发,一方面有利于秧苗应对低温等不利天气,另一方面有利于低位蘖发生,提高产量。

4.低温冷害预防。若在秧苗期间遭遇低温或连续阴雨天气,应在太阳未升起之前尽早开棚,防止因白天光照强,棚内温度升高过快,蒸腾作用加剧,导致根系供水不足,秧苗出现干枯。若低温期间秧苗恰好处于1.5叶至2叶期,要特别警惕立枯病的发生。在低温来临前一天,苗床务必浇足水,待水完全渗下后,立即浇施恶甲水剂,也可以喷施一些氨基酸或者腐殖酸水溶肥加羟基芸苔素或碧护,帮助提升秧苗抗冻性。

 

 

盘锦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2025年3月12日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渔政渔港执法一大队全国两会期间开展渔业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下一篇: 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两会期间饲料行业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