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党员干部都参加的大会,说了啥?
- 发布日期:2025-04-02
- 浏览次数:2
二是风腐同查同治。
会议强调,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严管严查部系统作风问题,深化整治乡村振兴领域形式主义问题,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
做好“三农”工作,对部系统党员干部作风要求很高。“三农”工作很细很实,事情得一件一件干、项目得一个一个抓;农业农村领域还有很多短板亟待补齐,“虚干”“蛮干”不仅浪费有限的资源,更影响乡村振兴进程。
说到底,抓作风建设就是要一个“实”字,实干真干,不来虚的。比如,抓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问题专项整改,就要求切实落实责任,盯紧每一个环节,不怕揭短亮丑,就是要动真碰硬。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真正把高标准农田建成强农惠民工程,长期发挥作用。
继作风建设之后,会议紧跟着要求重拳出击深化反腐败斗争。两者联系在一起看,凸显“风腐同查同治”。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推进风腐同查同治,强调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根同源、互为表里。饭桌上的“吃喝”、会所里的“奢靡”、私底下的“迎来送往”,这些不正之风后面,往往隐藏着腐败的因子;而腐败现象若屡禁不止,必将滋长贪欲,加剧不正之风蔓延。因此,部系统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要“由风查腐”,见微知著、抓早抓小,又要“由腐纠风”,铲除根源、标本兼治。
会议专门对农业科技、行政审批、新闻宣传等重点领域,提出反腐败的针对性要求。这些正是权力资源集中且容易出事的领域。
国家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高度重视,财政予以倾斜支持。农业科技资金不仅体量大,而且环节多,低效重复、骗取套取、违法侵占等潜在的廉政风险不小。农药、兽药、肥料、种子等行政审批审定事项,涉及的市场主体非常多,与农民的生产经营效益直接关联,一旦出现问题,危害极大、影响面极广。媒体的新闻报道权也是一种“软权力”,同样存在寻租和变现的空间。
推进部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就要围绕这些领域的“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加快完善权力配置与运行监督制约机制,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最后是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当前,全党上下正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农业农村部部署了部系统学习教育工作重点,要求以上率下强化组织领导,分类指导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长虹卧波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决不能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中央八项规定,本身反对的就是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组织开展学习教育,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不能搞形式主义,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走形变味。部系统开展学习教育,玩不得虚、做不得假。不管是学习研讨、查摆问题,还是集中整治、开门教育,都要奔着实效去,最终都要体现到作风转变、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八项规定既不是最高标准,更不是最终目的,只是我们改进作风的第一步,是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应该做到的基本要求。”从这个第一步、基本要求做起,以学促干转作风,推动“三农”重点任务落实落地,解决农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开展学习教育的题中之义。还应认识到,对标对表新时代“三农”工作任务,党中央有着更严的标准、更高的期待。要拿出恒心和韧劲,驰而不息地坚持下去,锲而不舍化风成俗,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涵养务实、求实、扎实的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