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关于建设特色海洋牧场,推动盘锦海洋经济 高质量发展建议(第99号)的答复
对市九届人大三次会议
关于建设特色海洋牧场,推动盘锦海洋经济
高质量发展建议(第99号)的答复
李晓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建设特色海洋牧场,推动盘锦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海洋功能区划及海洋牧场建设
一是加强顶层规划设计。2024年4月,我局印发了《盘锦市百万亩海洋牧场基地建设方案(2024-2026)》,对海洋牧场的科学区划空间布局、服务保障建设用海、推进海洋牧场建设、建设智慧海洋牧场、建设渔港经济聚集区、稳步扩大增养殖规模、推进海洋牧场产业化发展、完成产业投入机制、优化市场流通体系、强化渔业品牌建设等都做了近三年的布局与规划。坚持以生态优先、科技支撑、制度保障,以人工鱼礁为载体,以增殖放流为补充,大力推进以海洋牧场为主要形式的渔业资源生态修复和区域性渔业综合开发,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打造以海洋牧场综合体为核心的海洋渔业发展新模式,实现海洋渔业经济科学有序绿色健康发展。2024年对《盘锦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开展修订工作。委托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编制《盘锦市海洋牧场规划》,着力构建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海洋牧场群。
二是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按照《盘锦市百万亩海洋牧场基地建设方案(2024-2026)》,依托盘山县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辽河口海域浩洋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辽东湾海洋盛源海洋牧场等投礁型海洋牧场,优化礁体布局,构建“海底森林”,实现海底森林化,打造海蜇、贝类栖息地及种质资源保护场。依托蛤蜊岗底播型海洋牧场,修复、保护大竹蛏、文蛤、四角蛤蜊等本地优势品种,实现滩涂满贝化,打造优势渔业品牌。依托盘山县、辽河口、辽东湾等投礁海域,以休闲海钓为核心,适度发展游钓型海洋牧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持续开展实施增殖放流。多年来盘锦市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恢复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海洋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2024年截至目前,我市海域共增殖放流中国对虾5.67亿尾,大竹蛏6000万粒,三疣梭子蟹1600万尾,海蜇6000万片,褐牙鲆115万尾,河蟹大眼幼体1600万只。 我市用海企业盘锦市农发集团,积极开展海洋牧场自主增殖工作,主要增殖品种为底播贝类。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底播杂色蛤1620吨,投放毛蚶子种苗6000斤,2023年实现了杂色蛤产出1130吨。计划下半年开展实施淡水鲢鱼及扣蟹的增殖放流。
二、关于渔业安全生产整治和渔船改造及渔民妥善安置
一是全力实施海洋捕捞渔船减船转产,降低捕捞强度恢复海洋生态平衡。我市按照国家部局、省厅的要求,通过一系列补贴政策,鼓励广大渔民进行减船转产、离船上岸,从而降低海洋捕捞强度,推动海洋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有112艘渔船进行减船转产、89艘渔船实施“木改钢”,全市渔船总数减至208艘、减少41%,木质渔船减至134艘、减少59%,老旧渔船减至57艘、减少72%,我市渔船安全得到本质提升。2023年,全市海洋捕捞产量1.99万吨,同比 下降-0.81%。
二是开展涉渔“三无”船舶的清理整治。2024我局继续开展涉渔“三无”船舶的清理整治工作,会同盘锦市海防委员会办公室、盘锦市公安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2024年盘锦市清理取缔“三无”船舶工作方案》。认真开展陆地排查,对疑似“三无”船舶和有证船舶开展地毯式大排查,确保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船,目前,已基本完成排查工作。海上渔政船加大执法检查的频次,通过甄别船舶信息,发现涉渔“三无”船舶,立即扣港、取缔。目前各县区排查出89艘疑似“三无”船舶,已处置57艘。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抓扣和接收相关部门移交的疑似“三无”船舶2艘、快艇43艘,正在依法依规依程序处置。
三是强化渔业安全生产宣传与培训。伏休以来,联合海警、沿海安全保卫局等相关部门,共出动宣传车、执法船、执法快艇30余次,参加人员300余人次,悬挂、张贴宣传标语40幅、通告100张,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进一步提高了渔民支持伏休的意识和参与伏休的自觉性。成功举办2024年度渔民执业技能培训,培训人员100余人次,提高渔民安全意识,熟练掌握海上作业技能,确保作业规范与安全。
四是积极构建现代全产业链体系,做好渔民安置。
加大就业补助力度,促进减船转产。认真落实《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管理的实施意见》(盘政办〔2023〕19号)。省管临时证和市管特定证渔船:在木质省管临时证和木质市管特定证渔船实施减船转产3000元/千瓦补助标准基础上,给予3000元/千瓦补助,并给予一次性就业补助3万元。国管证渔船:在国家数据库在册木质海洋捕捞渔船实施减船转产7000元/千瓦补助标准基础上,给予3000元/千瓦补助,并给予一次性就业补助3万元。截至目前已经拨付补助资金4229.72万元。
为加快海洋牧场建设,根据《盘锦市百万亩海洋牧场基地建设方案(2024-2026)》,我市将建设渔港经济集聚区,推进海洋牧场产业化发展。目前我市农发集团正在筹备建设辽东湾渔业产业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同时鼓励用海企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开辟海上休闲垂钓、赶海滩涂拾贝、特色餐饮和渔俗文化等多元化休闲旅游项目。通过渔港经济聚集区建设和海洋牧场多元化的运营,将为更多的减船转产渔民提供就业岗位和机会,减少渔民顾虑,让他们上得了岸,立得住脚,谋得了发展,安得了民心。
三、关于海洋碳汇
2024年4月24日,全省首单海水贝类碳汇价值养殖成本综合保险在盘锦市落地,中华财险盘锦中心支公司为我市农户养殖的贝类提供每亩1690元的养殖成本和碳汇价值保险双重保障。本保险项目,是基于智源(辽宁)碳科技有限公司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恢复与生境修复重点实验室提供的碳汇价值数据支撑,为能产生海洋碳汇贝类提供保障。此项目填补了辽宁省海洋碳汇价值保险的空白,也为我市探索海洋碳汇研究迈出第一步。
四、关于搭建平台吸引和培养海洋产业技术人才
2024年7月,为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共建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我市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确立了2024年科技共建实施方案,发挥省农科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以及盘锦市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基础等优势,增强院地人才合作、交流,助力盘锦在辽宁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农业先行地。省农业科学院组建“稻蟹种养团队”、“淡水养殖团队”、“海洋牧场团队”开展涉渔科技共建。其中海洋牧场团队依托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共计12位成员,通过建设海洋牧场产业科技示范区,开展海水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刺参生态苗种培育技术、水产微生态制剂扩培技术、海水池塘多品种综合养殖技术、滩涂贝类增养殖技术,加强新模式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效降低养殖病害发生风险,增加海水养殖产量,提高产品质量,助力我市海水养殖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盘锦市农业农村局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00020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2022012107号-1 辽公网安备21112302000064号
联系电话:0427-2822465